在剛剛過去的六月,集團又一家成員企業——蕪湖飛尚材料有限公司迎來了自己20歲的生日。這家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的膨潤土產、銷、研一體化企業,是集團細分產業領域中的“輕騎兵”。從國企改制到合規上市,從瀕臨倒閉到連年盈利,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,這家企業以頑強的生命力贏得了市場尊敬。
在20周年慶典大會上,飛尚材料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承銀表示,公司已連續三年實現凈利潤超1000萬元、人均繳納稅收超過10萬元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從2012年至今,該公司一直處于盈利狀態中,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深入沖擊全球經濟的情況下,該公司卻能逆勢上揚,煥發勃勃生機,其發展邏輯令人深思。
秘訣還在自身。一方面,飛尚材料公司占據資源優勢。資源就是效益,資源就是發展,但資源也受市場波動影響,客觀上難以保證持續盈利,該公司的做法是,加強政策研究和行情研判,積極主動對接相關部門爭取優惠政策,建立企業聯盟保證合理利潤。另一方面,飛尚材料公司真正做到了小而精。“小”是相對集團眾多成員企業的體量而言,“小”有“小”的優勢,也有“小”的難處,但該公司能揚長避短,在“小”上做文章,專注深耕細分領域,在強身健體上下功夫。近幾年來,該公司從抓學習、強組織、重獎勵、促科技、講關懷、建陣地等多方面進行創新,增強了企業凝聚力,提升了團隊戰斗力,通過開展“管理提升年”“對標與精細化管理”等專項活動,打造了堅韌、穩定的企業肌體。
作為飛尚集團的一份子,飛尚材料公司善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,揚長避短,深耕細作;善于用好集團這個大平臺,明確定位,借勢借力;善于領會集團的戰略目標和商業思維,抓住機遇,贏得發展主動權。這三個“善于”的內生力量,源自對飛尚集團使命、愿景、核心價值觀的遵循和實踐,源自對飛尚集團“四個立足”、“五維一體”、三個“1+1=11”商業思維的借鑒發揮。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中,飛尚材料公司講出了一個自己的美麗故事。
同樣,飛尚集團尊重每一家企業的特殊性,各個企業通過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,在飛尚這個共同的語境下,努力講好各自的故事,終能匯聚成飛尚集團一個“大美”的故事。